【習習相授-提升競爭力類】吳宣蓓

如何成為一個讓人願意傾聽的講者

俗話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如何運用所擁有的工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課題。所謂工具不單指外物,每個人的自我特質大相逕庭,在現今講求團隊合作的社會環境,懂得從自身尋找並挖掘優勢補足劣勢,充分地了解自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就能在競爭的社會中發揮所長進而展現自我價值。

  現實的社會生態,不論是學校報告還是職場簡報,都會有需要上台的時刻,但要如何在台上口若懸河、輕鬆自在,達到一種與聽者合而為一的境界是需要練習的。有人天生就是有種吸引力,站在台上講話莫名就能吸引你的注意,賈伯斯的台上風範,讓很多聽眾聽得全神貫注,不知不覺間蘋果銷售量直線攀升。不可否認,那是他的天賦,但有一點,我認為是他成功最大的關鍵:自信。相信大家在求學階段都有上台報告的經驗,有的同學上台結結巴巴、支支吾吾,還面露一種不好意思又尷尬的神情,彷彿說著:「呃,這個我也不確定是不是這樣,希望你們大家都不要注意我,做自己的事就好,希望老師不要問我問題,忽略我就好了......。」當一個報告者散發出這種消極訊息,又如何抓住聽眾的心?漸漸地,你知道你講了也沒人會聽,所以也就不用認真準備,一輪又一輪的惡性循環下來,不僅失去了上台報告的意義還錯失了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機會。當你站在台上的時候,請相信你所說的每句話都是對的,請相信自己對這份報告是瞭若指掌的,也請相信你有能力可以將自己的成果分享給大家欣賞。聽眾是一種很容易被氣氛感染的群體,台上的講者散發甚麼肢體訊息,台下的聽眾也會做出回應。聽眾又不是吃人猛獸,當你報告的時候你就是這個場子的王,給自己多點信心,你會發現上台報告真的不難。

  有些演講讓人聽得神遊周公,有些演講卻令人如痴如醉還驚訝時間飛快,這差別也在於演講者與觀眾的互動關係,這裡指的不是一問一答那種互動,而是演講者的說話方式及內容有沒有與觀眾做連結,好比一個一直埋頭介紹理論的教授跟一個會運用生活經驗帶入例子讓觀眾產生共鳴的教授,大部分的人都會更願意吸收後者的內容吧。所謂演講,要「演」也要會「講」,在台上,要演得輕鬆、演得自信也要講的專業、講的扣人心弦。在報告或演講中,適時加入自身經驗舉個實例,甚至是帶入一點詼諧的話題都是抓住聽眾耳朵的好方法,懂得創造一個輕鬆氛圍的講者,通常報告就成功一半了,在沒有壓力且愉悅的環境下,聽眾會更願意傾聽,當然,他們參與得越多你的報告也就越成功。

  每個人都有優勢劣勢,或許你是一個木訥的人,站在台上就容易緊張,那就用最俗套的分法,把聽眾全部當空氣,但眼神要一定要定在觀眾區,一張桌子、一個鉛筆盒或是後方牆壁都好,只要給觀眾覺得你是在乎他們的,他們或多或少會給予回應,慢慢地,幾次下來這種自然而然的互動回應的習慣養成,站在台上的你就能輕鬆駕馭每一次的報告了。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