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習相授-讀書心得類】高宇彤

學習英文不是夢


  也許是小時候環境的薰陶、也許是本身興趣的所在,比起閱讀國文,我更喜歡學習英文,儘管現在就讀的學系跟語言沒有直接的相關性,我仍然願意花時間與金錢,投注在英文的課程及講義上。

  國小三年級是我首次接觸英文的階段,除了國民小學教育課綱的規定以外,我也有到全外語補習班上課。處於一個"No Chinese" 的環境當中,英文成為我與同學、老師溝通及表達的唯一管道。現在的我也很希望能夠再次擁有那樣的學習環境,因為我覺得習得語言最迅速且較為正確的方式,即是處於只能講那種語言的環境中,當一個人必須利用他國語言與別人交談的時候,這樣的壓力反而會轉變成前進的動力,讓人能夠更加快速地記憶單詞與句型的應用。除此之外,在我的學習歷程中裡,我覺得有另外兩個缺一不可的因素:口語及讀寫的能力、自信。在口說及讀寫方面,我是一個讀書必須要手寫出重點、閱讀一定要念出來,否則會認為自己沒有讀到書,而有點焦慮和不安全感的人,所以我學習英文的時候,我堅持要拿著另外一張白紙練習單字及新學到的句法。面對沒有見過的單字,我會先搜尋它的字義,瞭解它的用法及讀音以後,才會接續著下面的習題。因此,邊練習題目邊唸讀文章成為我學習英文的做法,雖然讀書的時間因此而拉長,但是我認為這樣才可以真正學習到英文,而且這個做法可以讓自己有機會「說英文」。

  而在自信方面,我指的是「演講或與他人口說的能力」。很多人在學習英文的歷程中常常會遭遇到的情形就是,手寫可以取得高分,但是一旦要與別人「說英文」的時候,腦筋就變得一片空白,甚至有的時候在路上看到外國人,竟然會萌生迴避的想法,而先前的我也不例外,總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講出一口好英文而選擇退卻。不過漸漸地,經過一些比賽或心靈的成長,儘管我覺得我的英文能力還沒有很厲害,口說的流暢度也沒有很順利,但是我認為要「敢說」才會有「進步」的空間!所以現在的我盡可能地把握著每次能夠與他人說英文的機會。自信這個特質,當然無法在一天、兩天培養出來,但是一邊學習一邊嘗試與別人講英文,第一次可能只能講出隻字片語、第二次可能不再如此緊張了、第三次使用的單字與句子可能變多了、第四次...循序漸進,最後便會發現,自己可以在很自然放鬆的情況下講出英文。
  
  其實,不論學習任何事物,環境的潛移默化以及自信的培養都很最重要的,再加上堅毅的決心和學習的熱忱,大家都可以把「自己想要的」變成「自己掌握的」,而決勝點就在於能不能突破自我、培養出信心。就像我對於英文一樣,把持著學習的熱情及講有一口流利英文的冀望,為此,我已經在挑戰自我的旅途上,而且開始慢慢擁有自信。不知道你想望且希望掌握的事物是甚麼,我相信,上面的經驗也許能夠帶給你幫助!

0 意見